近日,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赵有华率领旅居喀麦隆、埃塞俄比亚的侨商领袖和学校留学生代表赴浙江稠州商业银行(“稠州银行”)考察交流。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党委副书记、副行长及义乌管理部总经理金莉莉等接待了交流团。双方围绕国际青年创业孵化、中非跨境金融服务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,共同探寻国际学生创新创业合作新路径。

做国际创业者的“梦想合伙人”
走进稠州银行国际青年创业孵化基地,1200平方米的创业空间里洋溢着创新活力。这个集免费办公、专项基金和“一站式”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平台,正成为国际青年创新创业的沃土。

“这对初创者和留学生非常友好!”喀麦隆华侨华人商会会长徐军在参观后表示。据了解,基地试运营期间已成功吸引17个优质留学生项目落地,展现出强大的创新集聚能力。

赵有华在详细了解基地与11所高校共建的“实训—实习—就业”一体化体系后表示,这一创新模式与学校国际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,期待未来深化校企合作,共同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。
构建跨文化合作新生态
座谈会上,金莉莉向交流团表示热烈欢迎。她简单地介绍了稠州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特色优势。双方围绕深化合作展开热烈讨论,在国际人才培养、跨境贸易服务、青年创业孵化等多个领域达成重要共识。金莉莉表示,将持续升级国际青创基地服务,加强“第二课堂”建设,扩大“政—校—银—企”协同效应。
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山姆对稠州银行的“跨境合伙人”机制和“青创项目+义乌工厂+全球市场”的联动模式特别感兴趣。他说:“这种全方位的支持体系,为外籍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宝贵平台,这让我们看到了创业的新机遇,我的创业梦想与中国市场之间,只隔着一个‘跨境合伙人’计划。”
此次校企深度互动,不仅拓展了跨境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,更为促进中外经贸合作、培育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全新的范本。在这里,金融不再是冰冷的数字,而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;创业不再是孤独的旅程,而是多方协奏的交响曲。“侨商+高校+金融”的创新模式将为国际创业者提供实现自我梦想的平台,推动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走深走实。
(国际教育学院)